足球比赛充满随机性,预期进球数统计有间接参考作用
我们举一个假设的例子,比如曼城对阵伯恩茅斯,从实力上来说,两支球队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,曼城实力远强于对手。
然而比赛当天,天空下起了大雨,场地条件特别恶劣,球员们不得不在雨中比赛,这对曼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。不幸的是,比赛开始5分钟,罗德里就因大腿肌肉拉伤离场,球队失去了后卫中场,立刻失去了主心骨。
场地湿滑,曼城无法通过短传破门,中场也缺少一名强力球员,进攻变得困难,最终一球未进,却被对手抓住机会,最终以0:1的比分不敌对手。
一支优秀的球队最后却没有获得胜利,这就是足球的魅力。
但这也带来一个难点,那就是如何判断“球队实力”,既然足球比赛充满了太多的未知数,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导致强队无法取胜,那么如何才能客观地判断球队的水平呢?
这时候预期进球数的统计结果就很重要了,它会根据球队球员的进球转化率来判断球队及球员的进攻威胁程度。
所谓预期进球,简单来说就是射门换算成积分的概念,球员射门的时候,结果有两种,要么进球,要么丢球,这时候统计模型就会根据这个场景推导出进球的概率。
这里,数据统计模型还需要参考以下情况。
例如足球比赛进球最多,射门越近,进球数越高;射门越远,进球数越低。
还有对射门位置的分析,无论是用左脚还是右脚射门,是头球,还是用屁股意外击中,是点球还是远射。
更详细的流程还包括进球的方式,是阵地战进球还是反击进球,是带球后射门还是无停球射门。这些都会有一个模型,根据球员在90分钟比赛后的表现,总结出一个预期进球概率。
通过将预期进球率与射门次数、实际进球数进行比较,我们可以统计分析出差值与转化率之间的关系。
在网上,我找到了一张20199-2020赛季球员数据分析的截图。
这张图说明了什么呢?通过数据分析,可以大致看出一个球员的射门效率如何。通常射门和进球的比例接近,那么他的效率就相当高。
比如多特蒙德的桑乔就非常高效,52次射门打进17球,结合他7.7的预期进球数据以及射门转化率,你会发现他在球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。
虽然他不是前锋,而是边锋,但是他能够把握进球效率,进球期望值不是很高,但是贡献值很高,这一点差距非常明显。
如果一名球员能在球队中打出如此表现,并且能在数据上给球队提供帮助,超出预期,那么说明这名球员本赛季发挥出了极高的效率。
对于球队来说也是如此。可以通过比较预期进球统计数据来衡量他们在赛季中的表现。
比如多特蒙德的实际进球数是84个,预期进球数是59.2个,差距是24.8个,当你最终算出失球数和实际净胜球的差距时,可以发现他们那个赛季的表现超出了预期,超出了赛季初大家的预测。
这个预期进球数统计的目的很简单,其实就是提供一个“平均水平”,通过合理、科学的统计模型,更加精准的衡量球队和球员在各种状况和情况下,能够达到的水平。
然后通过实际的表现,进行前后对比,更加准确的衡量球员的具体表现。
它越准确,实际表现就越有可能符合或超过预测统计数据,并且你越能了解球员的潜力和实际能力。
当然,预期进球统计并非完美无缺。无论预期进球统计多么详细,它们都无法涵盖球场上发生的所有事情。
比如红黄牌比赛,如果某队一开始就有两名球员被罚下,而某名球员一共拿到两张红牌,比赛赛制就会发生改变,该队可能在场上进很多球,七八个球都有可能,但你不能说这些球都是有实际价值的,不如强强对话中1:0的比分真实,更能体现含金量;
再就是伤病,如果一个球员带伤上场,拼搏,在防守端付出很大努力,但是因为伤病导致投篮效率降低,一场丢掉七八个必进球,你不能说这个球员一无是处;
预期进球统计还是太过笼统足球比赛进球最多,有时候会比较片面,而且也不是很准确。你可以用这个数据作为参考,但绝不能用它来判断一名球员在球队中的价值和作用。
总之,预期进球数可以作为参考足球比赛进球最多,为教练和球队提供评判球员的依据,结合场上实际表现,体现球员的实际价值,给予球队一定的指导。
大致就是这个效果。